來一場心智鍛鍊遊戲

升級自己的心智等級

朋友剛爬完台灣百岳之一的奇萊山南嶽,周末的時間整整走了兩天,尤其第二天準備攻頂時更是從凌晨2:30開始走

到下午4:00,超過14個小時身心煎熬,最後在攻頂時拍的照片證明一切辛苦都值得。

他:「光攻頂單程就要四個小時,來回就要八個小時,走完覺得腳都不是自己的,真的是用生命換來的經驗。」

我:「回來之後有沒有覺得能力升級,自己變得不一樣了?」

他:「有!不用等回來,第一天堅持走完後,第二天就覺得輕鬆多了。」

現代人生活作息越來越規律,工作壓力大,像一條彈簧每天固定施壓,久了肯定彈性疲乏,對事情顯得意興闌珊,

也更沒有戰鬥力,因為耐心被消磨殆盡,每天起床睜開眼就是準備工作,一到放假日,光只想待在沙發上看電視,

覺得自己好累,好需要休息,可見的未來幾乎都是一成不變。

你也過著這樣的人生嗎?

於是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,一段時間就想挑戰一下自己,也許跑個馬拉松,三鐵競賽,爬百嶽,單車環遊,不然安

排一次異地自助旅行也可以,有些人認為是種放鬆,其實更是一種勇氣與意志力的鍛鍊。

是的!勇氣、意志力、堅持、善良,或者懶散、撒謊、等等,一切好的或不好的習慣都是可被訓練,這就是心理學

行為主義基本的觀點。

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俄國學者巴甫洛夫(Ivan Pavlov,1849~1946)對於小狗反射行為研究,他每次餵食小狗之前都會

響一聲鈴鐺聲,幾次之後只要有聽到響鈴,小狗會以為要被餵食而做出反應,這是最基本的行為反射,也就是西薩

狗教官在節目上教主人訓練小狗的理論基礎。

行為主義有兩位重要的學者,一位是剛剛提到小狗反應的俄羅斯學者巴甫洛夫,另一位是美國學者約翰華生(John

Watson 1878~1958),他最有名(狂妄?)的一句話就是:「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,還有一個可以培養他們的特

殊環境,我可以保證將他們訓練成任何想要的人物,如醫生、律師、藝術家和商人,或者乞丐和小偷。」

華生在1920年做了一個實驗,他找來一名九個月大的孤兒「小阿爾伯特 Little Albert」,首先他先測試小男孩對於

各種刺激物的反應,華生給他看白鼠、猴子、狗、有頭髮跟沒頭髮的面具、還有白色的棉花,小男孩對這幾樣物品

沒有表現出恐懼感。

接著華生狠心…喔不!…是很有實驗精神開始了他的驗證。

只要小阿爾伯特伸手要去碰觸白鼠時,工作人員就在他背後用鐵棒發出巨大聲音,這聲音足以驚嚇小男孩,在經歷

三周後看看小男孩的反應。

結果不意外,小男孩果然對白鼠產生恐懼,只要看到白鼠就會驚恐地大哭,轉身背對白鼠,甚至產生「泛化」現

象,就是對其他類似的物品產生一樣恐懼的感覺,白兔、白棉花、甚至白鬍鬚的面具都產生恐懼感。

我們往往太小看自己的心智

從實驗回到現實人生,有兩個結論值得我們注意。

第一,情緒具有可訓練性。經常讓自己挑戰需要意志力的行為,例如爬山,馬拉松,長泳等,是可以有效增加意志

力的強度。當然,如果讓自己習慣拖遲、敷衍、懶散,也會養成自己的負向個性,所以每個人的性格養成都是自己

一手造成的。

第二,情緒具有泛化性。很多人說,我只要專心工作就好了,不需要其他的訓練。這種說法小看了人類性格中的複

雜,一個人如果每周都能堅持運動,每次運動都能挑戰自己的極限,你覺得他回到職場難道沒有幫助嗎?又或者為

什麼優秀的運動員,除了運動上的訓練,還需要心靈上的訓練,正念練習,靜坐練習,等等,都是為了讓自己能靜

下來,等到運動場上時,才不會因為緊張或是擔心而影響平時的表現,都是一種個性的鍛鍊。

覺得工作很累?可能累得不是我們的身體,而是我們的心,不要忘了適時給自己心智一個練習,強大的內心世界是

需要不斷的鍛鍊。


黃世鑫 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  / 中國華南師範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準碩士生
2009年,因為東方心理學第一次向內看自己,我是誰?我的優點是什麼?我的缺點是什麼?我的未來在哪裡?清清楚楚的寫在人生使用手冊上,但是我們卻活得迷迷糊糊。一個人身上擁有的優點,大多數人都沒有發現,一個人身上帶著的習氣,大多數人也沒有發現,日復一日的我們放著自己的優點不發揮,卻把阻礙自己成長的習氣用得淋漓盡致。
所以我在過去九年的時間裡,持續進行與人對談,期許自己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,更期待每個人都帶來正面的力量,良化每一次生命體驗,相信這樣的人生最終將會綻放精彩。
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