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個人本質專欄HohoFB

◎  個人本質:生命中最難的,不是沒人懂你,而是自己不懂自己。

火神的眼淚-覺醒不難,難的是誠實

最近火紅的戲劇 [ 火神的眼淚 ],讓我們反思了很多事情,
關於消防職人遇到第一現場的真實狀況,
還有這個職業在各種關係間的選擇與無奈,
想藉由這篇文章提醒人們對生命的省思,
請給我們台灣的「醫護警消」最大的支持。

我不是為了他們的感謝而救他的。

在各式各樣的救助現場,每每看到警消弟兄出生入死的頻繁出入,就感受到他們無比的勇氣,因為他們一心只想在最危急的情況下,拯救每一個受困的人們,真的不是為了一聲感謝,而是一種責任心和一種使命。

因為童軍的關係,我受過EMT-1的訓練,看著很多同學擔任鳳凰志工,跟著很多學長出勤,雖然是短短的時間,你卻能感受到在值勤時一種隨時莫名的壓力,就怕警鈴響起,立馬出勤,只希望一切平安,能發揮自己所學到真正拯救一條生命。

它有時候不是救一個人,而是救整個家庭。

一個人生死是環環相扣,當一個生命在你眼前,除了有機會可以拯救他之外,更因為他背後還有家庭,有時候還不只一個,所以你就知道,當我們的消防弟兄在第一線的時候,除了身上的裝備真的很厚重,肩膀上那無形的壓力更是大,因為在他們眼中一不是一,而是代表著更多人的期望,所以當大家遇到現場的時候,千萬記得不要當一旁圍觀的觀眾,更不要在現場說風涼話,什麼火有這麼難救嗎?這種一副很簡單的話語,請給予支持與肯定,現場是瞬息萬變,大部分的現場對消防人員都是陌生的,要在陌生中找的出路本來就很困難,請給予尊重和鼓勵喔。

你要繼續你的工作,還是我們這個家。

也許我們一般的工作還有得選擇,但消防弟兄卻難以選擇,當他穿著裝備衝入火場的時候,關心著是別人的家庭,卻不敢多想自己家裡的擔心,因為一想救會有更多的情緒,深怕會影響整個救護的過程,但這更是一種人性的考驗,大家思考看看,如果是你在一個漆黑的火場中,很多地方搖搖欲墜,火勢又很旺一時無法消滅,這時候眼前有一個人躺在遠處,你不確定他的生命徵象,叫也沒有回應,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做呢?是不是一種極大的人性考驗,更要誠實面對自己,所以許多消防弟兄在心態上乘載著更多壓力,不是不願意顧家,而是不敢多想,因為更要專注自己能活下去!

什麼是PTSD?要是早點跑過去,是不是就來得及阻止她?

除了火災現場外,還不時會遇到一些想不開的人,當下的想不開的人,以雞銃在這樣的思想和情境中,現場也只能盡量讓這樣的人冷靜下來,但萬一就下去了,第一線的人更是看著整個事件的發生,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震驚和一個生命殞落的打擊。

轉發自國家衛生研究院-論壇

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是什麼?

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多數是因為直接經歷,或親眼目睹駭人的事件所引發。常見的創傷事件包含瀕臨死亡的威脅,例如綁架、兇殺、戰爭、天然或人為災難、嚴重的身體傷害、虐待或性暴力等。

甚至這些創傷,不一定要是自身經歷或親眼目睹的,有時光是「得知」親密的家人或朋友遭受創傷事件,都有可能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後群,導致回憶、惡夢、嚴重焦慮,以及無法控制地想起創傷事件。

根據終生盛行率的研究,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並不少見,平均來說,遭受創傷後有9.2% 的受創民眾曾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,而在性侵、戰爭、監禁和屠殺的倖存者,則有高達33%~50% 的盛行率。

經歷重大創傷事件,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很痛苦的,短時間內出現回憶、噩夢、嚴重焦慮、回想起創傷事件…等狀況,其實是人之常情。但隨著時間經過,與良好的自我照護,多數人最終能夠恢復。然而如果這些症狀持續惡化,持續了幾個月甚至幾年,並且干擾了日常的工作與社會功能,就很有可能是罹患了「創傷後壓力症後群(PTSD)」。

■影響 PTSD 的因素主要可以分為「危險因子」與「復原因子」兩類
不是每個人經歷過創傷事件後,都會發展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。實際上,大部分的人並不會發展成這個疾病。一個人是否會發展成 PTSD,其實受到許多不同因素的影響,這些因素的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。

危險因子是會讓一個人「較容易」發展成 PTSD;相反的,復原因子則是能夠「減少發展成 PTSD 的風險」

■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的危險因子:
經歷過創傷事件或極端危險的事件
遭受傷害
目睹他人遭受傷害或死亡
童年創傷
感受恐怖、無助或極端害怕
創傷事件後社會支持不足或缺乏
事件後面臨極端壓力,例如失去親密的家庭成員、感到痛苦與受傷、失去工作或居所
曾經有精神疾病病史或藥物濫用紀錄

■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的復原因子:
尋求他人支持,例如朋友與家人
創傷事件後尋找支持團體
肯定自己面對危險的行動
準備正向處理策略在或在創傷事件過後從中學習
感到恐懼時同時有能力有效應變

■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的症狀有哪些?
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的部分症狀,通常在事件後三個月內會開始產生,症狀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類:

創傷經驗再體驗:
在創傷事件過去後,個案可能會透過做惡夢,夢見同樣事件發生,或者在白天突然回憶起創傷事件,再度感受到受創的感覺。

過度警覺:
經歷過創傷事件後,有些個案會持續處在警戒狀態。

逃避及麻木:
許多人會選擇避免回憶或接觸可能引發創傷事件回憶的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。

出現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負向認知及情緒:
聯想障礙、對創傷事件認知扭曲而責怪自我或他人、情緒低潮、疏離他人。

■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要如何治療?
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,需要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協助,提供個別化的治療規劃。常見的治療方法可分為「心理治療(含特殊治療)」與「藥物治療」。

■面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,我們可以做些什麼?
進行壓力管理,適度放鬆身心
長期承受壓力是 PTSD 的危險因子,對於這點,我們可以透過壓力管理,培養抗壓性,增加適應能力。

像是進行時間管理、放鬆練習、冥想,培養規律休閒與運動的習慣,讓心情放鬆才能夠思慮清晰地解決煩惱。另外也可以透過填寫自我覺察量表,例如心情溫度計、事件衝擊量表,了解自己或關心周遭的人。

給予個案實質支持與陪伴
如果家人剛經歷過嚴重的創傷事件,給予足夠的情緒支持、實質的陪伴與傾聽就是最簡單也最好的幫助。

媒體自律,減少過度報導社會重大創傷事件
媒體的自律,也是一個重點。社會新聞上的意外、強暴、綁架、兇殺或暴力攻擊事件,其實也屬於創傷事件,可能增加民眾發展成 PTSD 的風險。如果媒體可以不要刻意強調、渲染恐懼,對整體社會來說,也是另一個預防 PTSD 的重要努力方向。

■諮商心理師全聯會:關懷彼此
「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黃雅羚理事長」也呼籲,民眾可以多關照自己與身邊親友的情緒反應。

多關照情緒反應
黃雅羚理事長提到,當日常生活的安全、平穩因為事件此時這麼有即視感與威脅感,難免都會在接觸相關訊息、搭乘交通工具時有過度敏感的反應出現,像是:悲傷、低落、氣憤、恐慌…等情緒,其實都是在非常時期下,可以理解也很正常的反應。

減少情緒刺激
「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羅惠群副理事長」說明,如果民眾發現到自己在連假期間,甚至是回到平常生活與工作崗位後,仍然會不斷反覆地想滑開手機、打看電視接收相關訊息,還有許多新聞畫面在腦中盤旋不去,低迷或激動的情緒久踞心頭,這些都提醒著需要稍稍遠離一下這些訊息,過度的訊息暴露有可能超出了我們的身心負荷。

允許、放慢、陪伴、轉移、活動
羅惠群副理事長解釋,如果真的自己或身邊親友有上述反應,最要緊的是「允許」自己與他人呈現/表達上述情緒。再者是「放慢」地給予回應,也許不急著給予建議,反而用行動予以「陪伴」會是最適當的支持方式,民眾可以漸漸地把這段時間的注意力從事件、新聞畫面「轉移」到其他的事情上。如果可以的話,再陪著親友到戶外「活動」透透氣,與其他親友相聚、連結,若能有些肢體上的擁抱與安撫,更能給予即時的支持與同在感。

■若連續1個月有悲傷、焦慮、憂鬱等症狀應速就醫
「台灣憂鬱症防治學會張家銘理事長」建議,第一線人員內心應常保持「心理急救」狀態,以防創傷壓力症,且不論救災或倖存者接下來若連續1個月有悲傷、焦慮、憂鬱等症狀應速就醫。

張家銘說,對於老人、小孩及原本就有嚴重身心障礙或創傷經驗者,一定要特別關心注意,他們相對容易被忽略或較為脆弱,從過往經驗於災難中有親人過世、身體受傷、家園及財物受損者,甚至那些不顧危險、沒有休息的救難人員都是創傷後壓力症的高危險族群,應該是優先被關注且幫他們加油打氣。

張家銘提醒,若倖存者或救難人員於事件發生後1個月,內心仍持續有痛苦、哭泣、悲傷、害怕、憤恨、驚嚇、夢魘、失眠、焦慮、憂鬱、易怒、緊張等症狀,甚至產生與災難相關的精神疾病如創傷後壓力症、憂鬱症,焦慮症或恐慌症等,應速接受精神或心理治療,避免症狀持續或更為惡化。

 

圖片轉載火神的眼淚粉絲頁國家衛生研究院-論壇

祝福你
如果無法知道自己是誰
歡迎找我對話

延伸閱讀:
整理4個情緒抽屜,讓情緒不再失控

溝通三部曲”想”多”點”

正向迴力鏢,感恩帶來力量

選擇原諒的人,放下重擔遠離仇恨

留白讓自己從忙碌抽身,提升生命質量

東方心理學課程

『東方心理學』
是一門結合東方流傳超過5,000年的玄學,加上西方心理學與哲學碰撞而出的一門現在人必學的「生活讀心術」,
由禾禾商成長學院創辦人游祥禾,花了10多年時間,與超過8萬人一對一對話後,所統整的一門學術。
透過三套學術的相互輔佐,能夠帶每個人看懂從心出發,透過正面設定與啟發,善用你的優勢,順流而行,找到你的成功軌跡方程式,
讓你不再只是模仿別人的成功,而是不斷寫下自己的人生代表作!

課程行事曆:http://bit.ly/HOHOcLd

課程行事曆:http://bit.ly/HOHOcLd

作者簡介:Alreey 胡靖韋

我從2006年開始企業教育培訓的工作,期間也有創業十多年的經驗,在過程中,時常遇到人詢問我關於生涯、職涯的問題,久而久之更多人問我關於人生、關係、感情、成長的問題,這一路的過程中,發現人們追的是社會框架的要求,當中很多人得到了成就、財富、名聲,但到了某個程度會突然卡住,覺得不認識自己,原來在追求外在的同時,忘了提升內在價值。

2018年我開始和游祥禾老師學習東方心理學,透過學習發現,除了整合了以往的知識技術,更大大提升在心裡狀態的關注能力,幫助我在工作、感情、關係、情緒和諮詢獲得更進一步的成長,現在也和老婆一起從事禾禾商學院的教學、諮詢工作。

到目前為止,已經取得英國CIP國際心理諮詢師,東方心理學合格講師,全球認證國際講師,英文能量姓名學講師,原來我們在追求著外在幸福快樂的源頭,是要更清楚的向內認識自己,了解自己的天賦特長,提升內在動力和價值,從裡到外的同步思想升維,除了幫助自己之外,協助及給予更多人,在自我探索,自我價值提升的最佳方向。

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 

happy.

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 hoho. i. happy.

 

突然
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