惰性擊垮你了

內心充滿意志但行為不一致

『來到業務單位一年多的時間,可是一直沒有好的績效,我應該要換工作嗎』女孩這麼問。

『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答案,要先問自己是因為能力不夠,還是行動力不夠』我回答。

『應該是行動力不夠,我其實都知道該做什麼,但就是很懶,當業務要經常聯絡客戶,可是一想到要拿起話筒跟客戶說話就覺得好麻煩』女孩回答得很誠實。

『既然如此當初怎麼會想找業務性質的工作?』我反問。

『我之前當過家教,也在超商打過工,做一段時間之後覺得太無聊了,才想轉換有挑戰性的工作』女孩說。

『很棒呀,所以妳如願換了一份很有挑戰性的工作,但是卻變得很懶散,行動力不夠,這不是自相矛盾嗎?』我再次反問。

『這麼說也對,我雖然知道該做什麼,但有時候內心的惰性壓過大腦的行動力』女孩說的有點委屈。

懶散與積極每天都在拔河

『每個人心理都有一部分很懶散,卻也有很積極的一塊,人人如此。我們學習接受自己的惰性,也接受自己的狼性,這兩種極端的個性會產生巨大矛盾感,就像內心同時住著一群羊也住著一匹狼,羊群牽著我們的心想停下來,狼卻虎視眈眈在後面提醒不能停下來。無時無刻內心都在上演矛盾,你追我跑的狀態,可能今天羊群勝利,我們選擇窩在家裡沙發上放空一整天,等到明天心裡的狼發出嚎叫聲,我們又逼自己快點拿出行動力,日復一日上演同樣的劇碼,對嗎?』我說

『這真是我每天內心會上演的小劇場,大多數人不是都這樣嗎?』女孩懷疑地問我。

我回答『是的,大多數人都這樣,所以大多數人內心都充滿矛盾感。我們說自己很懶惰,更可能是找不到動力,當內心行動力低於惰性,自然會選擇在家看電視,在公司不想做事,明知該有所為卻不為,然而理性的聲音卻不斷提醒自己,該動起來了,不能再這樣下去了,因為老闆會生氣...等等,越來越多的聲音最後變成自我責備,罪惡感就更明顯,而我們越來越不開心』

提高行動力勝過壓抑惰性

當我們一直責怪自己這麼懶散,惰性這麼強的時候,大家會想到很多方法來自我規範,譬如寫工作計畫,寫每日行程表,畫下人生夢想板,或是每次新年就不斷許願,往往三個月不到就忘了自己當初的信誓旦旦。

這些都是一種行為暗示,暗示自己雖然懶惰,但是利用這些方法來對抗自己的惰性,證明我還是有想辦法來克制自己的弱點,如果再發生懶散的行為,就不是自己的責任了。

可是這樣真的有用嗎?有用,但只是暫時而無法持續,如果我們能如此有毅力的寫日記,寫工作計畫,完全照表操課,就不會出現惰性了,不是嗎?因為惰性就像打地鼠的機器,會不斷地冒出頭,即使不斷不斷打擊,都只能讓惰性短暫隱藏起來,不會消失而一直存在,我們的自我矛盾也會一直存在。

真正的目標充滿情感與力量

更重要且有效的方法,是如何轉化自己的目標成為行動力。以工作為例,先試著問自己,我們為什麼要工作?相信一定很多人會回答"因為要賺錢"。賺錢是很空泛的方向,所以不容易成為有動力的目標,金錢只是手段,所以不妨試著再深入地問自己,賺了錢之後要做什麼?答案可能是"賺錢之後要買房子",買房子已經有具體的形象,可是還不能成為真正的目標,所以不足以提高行動力。

再深入地問自己,買房子的目的是什麼,如果不買可以嗎?答案如果是"不買不行,因為買房子為了要結婚,這是我對愛情的承諾與對另一半的保障",當目標能順利與情感產生聯繫,找到自己內心深處真正的理由,這個答案才有機會轉化成行動力,唯有透過不斷將內心的情感轉化成強大行動力,才能打敗惰性,而不只是隱藏起來而已。

惰性的存在,不是為了否定或責備自己,而是為了提醒我們是否走在正確的路上,隨心而走應該是堅定而充滿意志,偶爾會走歪方向,而理智的我們不會發現,但是內心感性的我們則會送出提醒,提醒我們累了,懶散了,懷疑了,這時候就是不斷自我對話,找回真正的方向,找回真正的力量。

 

作者簡介

黃世鑫 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

2009年,因為東方心理學第一次向內看自己,我是誰?我的優點是什麼?我的缺點是什麼?我的未來在哪裡?清清楚楚的寫在人生使用手冊上,但是我們卻活得迷迷糊糊。一個人身上擁有的優點,大多數人都沒有發現,一個人身上帶著的習氣,大多數人也沒有發現,日復一日的我們放著自己的優點不發揮,卻把阻礙自己成長的習氣用得淋漓盡致。

所以我在過去九年的時間裡,持續進行與人對談,期許自己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,更期待每個人都帶來正面的力量,良化每一次生命體驗,相信這樣的人生最終將會綻放精彩。

 
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