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不是拿來講道理的地方

公車站裡母親的訓話

媽媽跟小女孩在等公車,天氣炎熱,媽媽拿著陽傘遮陽,但是小女孩卻站在離媽媽兩步遠的地方。

兩個人沒有任何交談,也沒有互動。

媽媽突然想起什麼事情,一手拿陽傘一手插胸前,斜對著女孩大聲地說:「妳昨天怎麼會去開我的電腦呢?我說過多少次,不能動我的電腦。」

女孩頭低低沒有說話。

媽媽接著說:「還有手機也是,誰允許妳擅自動我的手機,越來越沒有禮貌,還是以後我的電腦跟手機為了要防妳都要設定密碼?

媽媽依然手插前胸斜看著女孩,用著不大聲,但是剛好讓整個公車站的人都能聽到的音量繼續說著:「妳看看妳,昨天我是不是說把悠遊卡先整理好,結果都要出門了還在找悠遊卡,現在趕不上公車遲到了吧,真是講都講不聽!」

母女兩人依然隔著兩步的距離,女孩抬頭看看前方路口,公車還沒有來。

炎熱午後,她們的氣氛卻接近冰點。

 

家人感受比講道理更重要

能不能未經許可擅自動別人的電腦跟手機?

不行。

能不能因為自己的懶散所以遲到?

不行。

所以媽媽說的都有道理,可是媽媽搞錯了一件事,「家」不是拿來講道理的地方,就算要講道理,也請先把對方的感受放在前面,因為「家」更需要的是愛與關懷。

 

糾正是父母內心卸責的行為反映

大人們習慣用「上對下」的模式教育小孩,認為自己是長輩,懂得比較多,小孩就是要教育,要指正才行。更重要的是,自己以前也是受這種教育長大的,所以沒問題。

中國式家庭裡「教育」幾乎等同於「糾正」,孩子沒做好,父母就要去糾正他們,例如吃飯要好好吃,什麼叫好好吃?就是不能把飯粒掉的到處都是,吃飯也不能拖拖拉拉,大家都吃完了結果孩子還在吃,因為這樣很沒有禮貌,而且會造成其他人的麻煩。

最常看到的「糾正」行為就是爸媽拿起碗來幫忙餵食,或者邊吃邊罵「怎麼吃飯吃的到處都是」,或者「大家都吃完了,只剩下你還沒吃完」。

糾正其實是父母卸責的心理行為反映,因為孩子表現得不如自己(或社會)的期待,所以父母提出糾正以表示自己是有盡到教育的責任,所以責任是在孩子身上,因為他們不受教,老是學不會。

讓孩子學習承擔責任

經常聽到爸媽抱怨孩子做事延遲,譬如明明時間來不及,已經趕著要出門了,但是孩子的玩具還沒收好,悠遊卡找不到,衣服還沒穿好。

這個時候爸媽最容易被惹火,「時間都來不及了,還拖拖拉拉的」,「昨天就說要先把書包整理好,結果還是遲到了,怎麼都講不聽呢?」

其實,最好的糾正是讓孩子學習承擔責任。

玩具還沒收好所以不能帶出家門,是誰的損失?衣服沒有穿好,所以穿起來不舒服,會影響了誰?時間來不及遲到了,誰會遭殃?

讓該負責任的人去承擔該負的責任,就算爸媽把跌倒形容多痛苦,也只有跌倒過的孩子才會真實感受到切身的痛。

家最需要的是陪伴與支持

對錯不是家裡最重要的事情,父母所能給予最珍貴的是陪伴與支持,是愛與關懷的感受。

記住,感受要比講道理重要多了。

孩子犯錯,理應糾正,但是責罰之前,能不能先蹲下身來問問孩子為什麼這麼做?問問孩子,他們希望爸媽能多做些什麼,或者不做些什麼。

最後給予孩子一個深深的擁抱,代表父母的支持,讓孩子們知道,無論如何,家裡一定會有最大的支持,也會有父母充滿愛的陪伴。

然後父母一定會發現,孩子的自信心增強了,因為孩子會知道,雖然往前走會跌跌撞撞,但是只要回頭看,家裡都會有支持的力量在守護著。

作者簡介 黃世鑫

 大陸二級心理諮詢師  /  英國CIP國際初級心理諮詢師


2009年,因為東方心理學第一次向內看自己,我是誰?我的優點是什麼?我的缺點是什麼?我的未來在哪裡?清清楚楚的寫在人生使用手冊上,但是我們卻活得迷迷糊糊。一個人身上擁有的優點,大多數人都沒有發現,一個人身上帶著的習氣,大多數人也沒有發現,日復一日的我們放著自己的優點不發揮,卻把阻礙自己成長的習氣用得淋漓盡致。
所以我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,持續進行與人對談,期許自己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,更期待每個人都帶來正面的力量,良化每一次生命體驗,相信這樣的人生最終將會綻放精彩。
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