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是否介入別人的人生

最近和許久不見的李阿姨碰面,我們更新了彼此的近況,聊著聊著她開始提到目前生活中令她操煩的事,原來阿姨跟另一半的感情並不好,從年輕開始就喜歡掌控先生的大小事,但是這樣的模式造成他們年輕時爭吵不斷,現在都結婚幾十年了,彼此也都退休多年,現況反而變成了不太講話的冷戰狀態;另一部分則是擔心兒子的工作與收入,兒子原本從事業務工作多年,後來因為整體大環境的改變,為了養家活口,開始進入創業的生活,看起來是個不錯的轉變,但阿姨卻很擔心兒子的收入不穩定,除了房貸支付外,還有小孩要養,整體壓力不小,所以一直希望兒子不要太勞累,做個穩定的工作,安安穩穩的過日子。一直以來,阿姨與兒子的互動相處都很好,但是只要每次討論到工作,兒子就開始閃爍其詞,避免陷入不愉快的氛圍。

世界並不是以我為中心

像李阿姨這樣的情形,我想也是許多典型華人家庭的寫照,常常覺得家人都不瞭解自己的用心,但換個角度,是不是我們太以自我為中心了,開始以愛為出發點,打著〝我都是為你好〞的招牌,慢慢介入家人們的生命;我們是否認真想過,是不是這些介入,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期望,只是我們強行加諸在別人身上,本質上,其實算是一種騷擾式的『介入』很多時候,當這樣的介入,正好是對方也想要的,我們會因此獲得一種歸屬認同感,覺得自己是被別人所需要的。但是萬一這個介入,不是對方想要的呢? 

我相信小時候還懵懵懂懂時,我們就已經被類似的介入所操控了:當我們看到一個孩子始終無法靠自己把飯吃完,對一個忙碌的母親來說,與其讓他慢慢吃,不如主動餵他還比較快;孩子跌倒哭了,大人第一時間把他抱起來,安慰他,逗他笑。諸如此類的情節都是種介入,同時也是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。當這種介入一再的重複,層面越來越廣,結果就是孩子什麼也沒有學會,並失去面對人生任務的勇氣,沒學會面對困難的孩子,將會閃躲所有一切的困難,如今少子化的社會環境裡,更是造就出許多〝媽寶〞問題。

當一切從家庭出發,延伸進入到職場、交友等人際關係,我們開始不經意地希望別人達到我們的要求,或是能為我做些什麼,這個『我』的觀念,就一直在生活中打轉,永遠都是自己的事才最重要,說到底,為了達到『我』的期望,於是開始介入周遭的人,干擾著他人!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,介入別人的課題,以及背負他人的課題,都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沉重又辛苦,試著練習去做割捨,重新去思考、去理解~『從這裡開始就不屬於我的課題了』,這才是讓人生卸下重擔,變得單純的最佳途徑。

用祝福取代介入

李阿姨:「我既是人家的太太,也是人家的母親,如果我不關心他們,協助他們,那這些事要叫誰來做!」

李阿姨說得沒錯,我們總是擔心這、擔心那,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,可以完成自己替家人擔心的所有事物:

「要先生回家吃飯,一方面是擔心他吃飯不定時,一方面是吃多了外食,對身體也不好」

「關心先生工作與財務,也是希望能幫忙分擔,減低他的壓力,避免錯誤的決策」

「教孩子用功讀書,是希望長大出社會不要失去了競爭力」

「要小孩從事穩定又壓力小的工作,是希望小孩開心過日子」

這些都是出自善意的舉動,但說穿了,都是依照自己心中所想的方向去操控,但當事人沒有意願想做改變前,強迫別人改變,只會在之後引起跟激烈的反彈,因為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。就像我們能把飯菜煮好,卻無法強迫對方吃飯一樣,除非這些都是對方真心想要,不然誰也無法推他們踏上腳步。我們能做的是當對方想吃飯時,把飯菜煮得色香味俱全,營養又健康,當對方回饋感謝時,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價值,心中充滿了愉悅;若對方沒有意願吃飯,即使準備了山珍海味,勉強吞嚥也都是食之無味!

不要以行為的層級來給予對方介入,並想從中獲得回饋與認同,而是從支持的層級來祝福對方,每個人走到現在的狀態,都是經過審慎評估後,所做出來的最好決定,沒有人會希望自己變得更糟,我們都想愈來愈好,這是人的天性!所以當對方接收到,他的決定是受到別人的支持與祝福時,那是多麼大的力量,而我們也將從中獲得肯定與價值。

作者簡介

陳駿逸 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

2010年開始學習東方心理學,從身邊的家人、同事到朋友,不斷向外延伸,深刻了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習氣與慣性思維,才會成就出現在的狀態,但大多數人覺得問題點總在別人身上,原來自己才是限制成長的始作俑者。

持續不斷學習,讓改變不是一句口號,更不是一夜之間就能讓人生完全變盤,一切都需要不斷累積代表作,學習就從調整自己開始,讓人生愈來愈美好!

發表評論